政法与历史学院是陕西西部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镇。学院始于1975成立的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政教系和1985年成立的宝鸡师范学院历史系。1993年政教系更名为政法系,2014年再次更名为政法学院,先后下设思想政治教育系、哲学系、管理系、法律系。2017年历史系更名为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先后下设历史系、文旅系。2025年政法学院与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合并组建为政法与历史学院,下设思想政治教育系、哲学系、历史学系、法律系和通识教育部。
目前,学院拥有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历史学、法学四个专业。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省级一流专业,招收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哲学是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一流专业,招收哲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历史学是校级重点学科和校级一流专业,招生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院拥有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陕西关学与传统文化普及基地等省级学科平台,以及宝鸡市法学研究与法治服务中心、周礼文化传承保护与研究中心、横渠书院、易学与中国哲学研究中心、“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教研机构。
学院聚焦党建引领和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优秀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3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8人、在读博士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市级拔尖人才2人、校高层次创新型技术人才1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1人。
学院积极推进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5项、部级科研课题17项,其他各类课题200余项;出版《西周王室赏赐礼制研究》《张载年谱》《周秦伦理文化概论》等学术专著或教材40余部;在《光明日报》《道德与文明》《中国哲学史》《伦理学研究》《中国史研究》《哲学研究》(韩)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2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全文转载或摘录,获省部级、市厅级等各类教学科研奖励30余项。
学院重视国内外合作与交流。长年设立“周秦文化大讲坛”“横渠论坛”两个系列讲座,邀请国内外学者百余人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且与青铜器博物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台湾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韩国大邱教育大学、庆北大学等相关机构或人员进行交流与合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学院本科专业多年来考生报考第一志愿率在80%以上,已为社会培养出8000余名毕业生。近年来,研究生、本科生就业率(含考取硕士研究生、考取博士研究生)均保持在80%以上,连续多年获校级“考研工作先进单位”。毕业生以优良的素质和较强适应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赞誉。
立足新阶段,奋进新征程。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谱写发展新篇章,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
地址:宝鸡文理学院 · 高新校区 · 思贤楼
电话:0917—3566083(学院党政办公室)
0917—3566084(学生工作办公室)
邮编:721013
政史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