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中国地方志学会学术委员、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特聘研究员、浙江省方志文化研究与传承创新协同中心特聘研究员、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二级巡视员张世民先生应邀在思贤楼119教室作题为《杨良瑶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若干问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历史系侯晓东老师主持,历史系部分师生参加讲座。

首先,张世民立足于陕西泾阳出土的《唐故杨府君(良瑶)神道碑文》介绍被历史尘封的唐代航海先驱杨良瑶,认为唐贞元元年(785)杨良瑶出使黑衣大食是其一生最耀眼的事迹,并详细梳理了杨良瑶受唐德宗之命,率使团从广州登船,沿“广州通海夷道”西行,最终抵达黑衣大食都城缚达城(今伊拉克巴格达)的航海壮举。认为,杨良瑶的海上出使比郑和下西洋早了整整620年。其次,提出杨良瑶的航海实践不仅展现了唐代强大的航海技术与国力,更推动了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政治互信和文化交流。最后,集中论述碑文“奉命随行,不畏其远”等言论,揭示杨良瑶作为唐代外交使节的忠诚使命、勇毅担当的人格品质。
通过本次讲座加深在座师生对海上丝绸之路,尤其是对唐代官方航海外交的深刻认识。同时,也启迪师生学习和研究历史事件注重从碑志等基础资料入手,树立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和学术方法。(政法与历史学院 文、图/杨志 审核/张波)